记一件技改【小事】:萨纳斯是如何以小博大的
让业主启动技改的原因有千千万。有的是因为初始设计时设备选型失误,逐渐难以达到如今的电网要求,有的是组件发电效率退行过快,里外一合计成了慈善事业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但业主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——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电站性能,回归良性的经营循环。
也正因此,技改从来都不是,更不应该被看做大开大合的重大工程。这并不是说技改工作简单不复杂。技改需要兼顾到电网端、设备端、后期管理、成本控制等等多个方面,实施门槛还是在的,但技改的启动,应当轻便灵活,适合现状。能够举重若轻,抓住问题核心,做到以小博大,更是【上品】。
问题的发现:
萨纳斯提供运维服务的河北某光伏电站,装机容量为60MW。项目接手以来,运维人员随即就发现该电站部分组件存在遮挡的问题,容量约为1.26MW,整体占比达到了2.1%。发电损失无法避免。
但问题的后面,总有问题。
被长期遮挡的组件组串电压低,导致组串发电能力大为衰减,同时也导致汇流箱不同支路存在较大压差,很容易诱发组件防反二极管击穿的问题。被遮挡组件自身也发热严重,极易产生热斑,进一步拉低发电率,并免费“附赠”安全隐患一项。无论是从完成运维工作任务的角度,还是从电站自身运行安全性的角度,消除遮挡问题,提高发电效率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。
方案的形成:
运维团队首先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仔细勘察。首先考虑到的自然是去除遮挡物,但这条路走不通:造成遮挡的并不是树木,而是电站固着在地面的电站附属设施,拆除重造显然是不可能的;200余串被遮挡的组串位于子阵之中,也无法利用抬高支架的方式进行改造。
为了寻找最佳方案,团队经过讨论,选定了4方阵15汇流箱被遮挡组串进行试点——即无法完全回避遮挡,那就尝试改造一下组串线路:将未被遮挡的上排组件合并为一个组串,而遮挡严重乃至完全遮挡的组件,重组为一个组串。
实验取得了有效的成果:被严重遮挡的新组串电流全天为零,遮挡不严重的新组串则全天电流正常,有效盘活了部分组件。
组串 | 被遮挡的组串组件最大电流(A) | 技改后的组串组件最大电流(A) | 倾角辐射平均值(W/m2) |
4-15-5 | 0 | 7.9 | 815 |
4-15-6 | 0 | 0 | 815 |
后台数据清晰显示了,技改实验组的组件经过组串调整的改造后,受影响部分组件的发电得到了挽回。实验方案的成功给了团队很大的鼓舞,也为全站技改确认了方向。根据初步估算,整改设计的256个组串容量1.55MW,理论上能够提高0.78MW左右的可用容量。
成果的沉淀:
该技改方案是从试验开始,并经过科学测算最终确定的,自然充分考虑技改的实施难度,实施成本和实施成效。
在难度的角度上,该技改方案的综合技术难度并不算大,完全可以由运维团队直接进行,所需要的设备材料也比较简单易得。也因此,虽然该技改方式所需的工作工程量巨大,但结合日常运维工作的开展,可以分批次、分阶段的进行,电站整体运维工作不会被打断,电站运行也不会承压。
在成本的角度上,根据初步测算,本次技改主要需要的物资为一些辅助配件,例如直流电缆,MC4连接器,波纹管等等。整体成本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。同时,技改由萨纳斯运维团队直接操刀,还可为业主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,能够将整体改造成本控制在5万以内。
最终回到成效,被挽回的遮挡组件,以2020年冬季3个月利用小时数368小时进行初步推算,全年能够实现约26.7万KWh的发电。按照脱硫煤标杆结算电价计算,每年直接增收达到约10万元。如果估算技改后17年的长线收益,将会达到168万,有效实现了低成本,大回报。
2020年11月、12月、2021年1月份实际利用小时数统计表
月份 | 2020.11 | 2020.12 | 2021.01 | 合计 |
利用小时数 | 109 | 131 | 128 | 368 |
项目支出及收益对比统计
技改项目 | 技改收益(万元) | 技改支出(万元) | 备注 |
组件遮挡改造 | 168.5346 | 4.901 |
注:按照标杆电价0.372元/KWh计算后17年技改收益。
技改并不像很多企业宣传的那样“高大上”,仿佛是什么了不得的技术,技改的方案也并非是固定的条条框框,而是根据电站的不同和需求的不同,形成无数种面貌。说到底,技改的成果几何,就取决于实施技改的团队是否经验老到,技术过硬了。就像同一杯鸡尾酒,不同的调酒师,材料的选取,手法的变化,动作的轻缓,最终呈现出的风味,可能全然不同。作为业主,何不选择一位懂得你需求,熟悉你口味的专业“调酒师”。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