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世界消贫日】回看与贫困战斗的新能源力量

相信很多人不知道10月17日其实是个特殊日子,它既是国际消除贫困日,又是我国的国家扶贫日。

早在2021年,我们国家就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,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绝对贫困,其中出力颇多,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脱贫制度之一:光伏扶贫,和新能源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回望过去,萨纳斯智维感到非常荣幸,作为新能源行业综合服务企业,也在项目运维、数字化更新等方面,贡献了我们的力量——

让扶贫成效大提升的智慧运维

到今日,曾经投资建设的扶贫电站,依旧在持续运行中。无论从哪个角度,智慧化运维对光伏扶贫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。

  • 基于数字化能力的预测性维护让我们的团队得以提前预测硬件故障,提前进行预防干预,避免潜在的生产风险。没有持续稳定的发电,谈何持续稳定的扶贫支持?运维团队的价值就此显现。
  • 远程集中监控、智能化运维,极大改善了光伏扶贫这一形态下发电设备分散、管理松散、维护困难的难题。哪怕只有少数人员值守,也能够管理起大片零散分布的扶贫电站。这一过程锤炼了我们,在面对基础条件更优异的项目时,也更加得心应手。
  • 哪怕是集中式的扶贫电站项目,运维中也难免遇到难题:有些道路无法通过,有些地区难以跨越。运维团队借助智能化工具,化解了不少困难。借助无人机进行场站巡检,人在远处,电站也尽收眼底;量体裁衣的清洗装置自动化清洗,提高效率;电子围栏既是对工作人员的规范,也能预警外来人员的闯入,避免安全风险。

为持续脱贫致富加油的数智改造

扶贫工作无法一蹴而就,就如同光伏电站的生命,也需要25年勤耕不缀。要为脱贫致富持续加油,电站的数智改造不可或缺。

  • 构建一体化的管理平台,实现电站管理、运行、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,优化和简化工作流程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不易。既要有稳定的云端运行能力、多类型用户的使用支持,也要有科学、准确的算法模型,提供精准可用的预测管理能力,更要与多种形态、功能各异的智能化装备联动配合,多种非电气量参数传感器,通过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关键设备精细化的故障预警。这不是扶贫电站的独享,更是所有光伏电站高品质运维的加油站。

  • 易用,会用,好用,这是扶贫电站改造的另一组关键词。相对于商业运行的电站,扶贫电站和集体、和扶贫户更加紧密。不论怎样高大上的“包装”,都要在他们的与电站打交道时落地。经过改造的数智电站,当然要易用,要让经聘用在电站工作的当地民户也能轻松掌握。还得要会用。功能简单易懂、清晰明了,执行起来也干脆利落。更得要好用。能够与项目实际情况以及未来需求都能够匹配的数字化迭代,才体现服务团队的功力。

其实,技术与运维的融合,迈向高效、安全的电站,又岂止体现在光伏扶贫这一角。通过智能化管理不断降低人力需求,降低运维成本,还能够提高电站的安全性与可靠性,是所有电站的目标。光伏扶贫不仅为贫困地区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,还有助于推动能源转型和环境保护,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的双赢。

双赢的背后,是行业持续不断的努力,是萨纳斯这样的 服务者与从业者,从一件件具体工作出发,总结经验,整理规范,创新迭代,摸索出了适合光伏扶贫电站管理的,更是符合光伏行业持续稳健发展的运营经验。我们愿意将这份成果,带给更多的业主,共享这一片耀眼温暖的阳光。